feedback

意见

反馈

back-to-up

回到

顶部

那个走红硅谷的咖啡三轮车开到中国了,它瞄准的人是你

咖啡大国

文/罗遥 图/王凯伦 小美青   2016-10-13

在中国越烧越烈的咖啡热,已经到了足以威胁茶这个国粹的地步。

最近你要是去上海静安嘉里中心逛逛,可能会看到一家另类的“咖啡店”。

这个名叫Wheelys的咖啡品牌,主打意式和手冲咖啡,价格在15-35元间。特别的是,它不设桌椅,直接把咖啡搬到了三轮车上卖。

与其称它咖啡店,倒不如说像早餐小车来得更确切,DT君实拍如下:

(图片说明:位于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的Wheelys)

别以为摊位车不登大雅之堂,这个号称“全球最小的咖啡店”来头还不小。

Wheelys是硅谷孵化器Y Combinator的“作品”,此前这个孵化器还培育出Dropbox、Airbnb这样的金蛋。2014年成立以来,Wheelys已经把这个移动咖啡车开进了65个国家和地区。

所以,上图这辆车也挺有科技看点的:小小的空间却满当当装载了1个冰柜和3个咖啡炉,LED灯的车顶实则是太阳和风力发电机……

Wheelys瞄准的是快节奏生活的上班族——路上微信下单、再去周边最近的咖啡车取餐,还能免去排长龙的烦恼。


按照DT君从Wheelys了解到的情况,它在国外的扩张模式是“买车即加盟”,但在中国会与类似区域加盟的“城市运营商”合作,这样可以加快选址和扩店速度。

Wheelys为啥选择这时候大步开拓中国市场?因为……中国人确实是越来越爱喝咖啡了!有图为证:

从世界咖啡组织(ICO)的统计数据可以明显看出,2009年来,中国的咖啡消费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而且,这股在中国越烧越烈的咖啡热,已经到了足以威胁茶这个国粹的地步。

市场调查机构Cint在访问了逾6万名18岁以上的中国消费者后,发现称经常喝咖啡的消费者最多,占到了受访人数的13.7%;茶只位居第二,人数占比10%。

除了整体势头高歌猛进,中国咖啡市场的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近年来国内的咖啡店可谓遍地开花:从连锁品牌到独立的精品咖啡店,从星巴克、咖世家等欧美派到Caffebene这样的韩系咖啡店……而曾经每天一杯的“滴滴香浓”麦斯威尔,或许已经被你忘了。

不妨把咖啡店和非咖啡店零售市场做个对比(后者包括商超可购买的速溶、即饮咖啡以及自制现磨咖啡的咖啡豆):

如图,2011年中国的咖啡店市场规模仅43.5亿人民币,只有非咖啡店销售产品(71.7亿元)的60%。但到了2014年,情况发生了反转:那年,咖啡店市场规模为133亿元,一举超过了非实体店消费的咖啡产品(120亿元)。

之后,咖啡店的生意越做越好,销量远远甩开其他咖啡产品。根据欧睿提供给DT君的数据,到2020年,国内咖啡店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4亿人民币,而速溶、现磨、即饮咖啡合计才281亿元的规模。

Wheelys作为实体店的一种新兴类型,要在中国踩的也正是这个市场新格局。

不仅如此,对实体店的功能理解,Wheelys还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那种在咖啡店里喝杯咖啡聊人生的“第三空间”理论,在它看来有些过时。Wheelys中国CEO白晓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今天,更多人选择外带,喝咖啡的人群开始更趋向追求咖啡品质及便捷性。

Wheelys还告诉DT君,为了更快速服务,他们鼓励消费者移动支付,并可能在今年11月开始接受外卖订单——如此看来,Wheelys又有点像天朝群众更熟悉的街头奶茶铺。

但这种比喻,Wheelys听了可能会不高兴。

它的官网上,可是把自家的全球店版图和星巴克摆在一块,对比星巴克44年进入65个国家,而自己1年进了44个国家,这势头大有要挑战星爸爸的野心。

(图片说明:来源:Wheelys官网)

那么问题来了:Wheelys模式真能挑战以星巴克为代表的传统咖啡店?瞄准年轻人同时对咖啡口感和制作效率的要求,这辆小车真能在中国翻云覆雨、搅动咖啡格局?

结论还需要等待时间检验。

现在已知的是:

Wheelys已在上海的静安嘉里中心、晶品中心和长泰广场开出了三个店面。根据DT君从店员得到的反馈:地处CBD黄金地段的嘉里中心生意最火,每天可卖出150-200杯;而人流量以购物者为主的晶品中心,生意相对一般,日均销量只有40-50杯——显然,这离它颠覆星爸爸的梦想还很遥远。

(联系本文作者罗遥:luoyao@dtcj.com)

分享这篇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