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意见

反馈

back-to-up

回到

顶部

如果早知会通地铁,十年前我就在这买套房

地铁1公里

文/王越 图/邹磊   2017-11-29

每天坐着地铁在这座城市里“逛吃逛吃”,却从没走心的观察过它。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上海是全世界地铁线路最长的一座城市。惊讶嘛?对你们来说,地铁是穿梭上海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也是房价的构成因素;而对这座城市来说,它还是贯穿各种经济生活的脉络,正在不断的重新定义着沿线区域经济价值。 11月30日,DT君携手多位城市、大数据领域的嘉宾,在上海发布《2017上海城市大数据活跃报告》,为您全面解读大数据视角下的上海。 在这之前,DT君先带你完整回顾下上海地铁的“迭代史”,为你的下套房热热身吧~

1997年:姗姗来迟的1号线

目光回到20年前,1997年的《上海交通情况报告》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个体交通出行需求有增无减,公共交通需求仍在减少。”

原因是,大量的新增机动车取代了很多人依赖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以及这些机动车造成的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公交车的准点率。

当时仅有16个站点的上海地铁1号线,就是在这一年宣布全线通车。

关于它的情况,在这篇9页纸的交通情况报告里仅占了52个字,对其意义的描述是“加强了闵行同市区内部的联系”。与缓解道路拥堵、公交准点率没有半毛钱关系。

市民,甚至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无法想象,以这条地铁线为起点,逐渐形成的地铁网络,20年后居然承载了近千万的客运量,相当于1995年上海全城全年的公交系统的客运总量,成为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组成部分。 

1号线的到来并不顺利。上海是继北京、天津之后第三个拥有地铁的城市,但上海建设地铁的构想却和北京一样,早在1956年就开始了。

当时请来的苏联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后,给上海判了“死刑”,他们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不宜建设隧道工程”。

中方专家开始自主研发,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1993年1月10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站至徐家汇站上行线建成。一期工程“上海火车站至锦江乐园站”1995年建成通车。1997年元旦,锦江乐园站至莘庄站和上海火车站至锦江乐园站实现分段通车运营,1997年7月1日,实现全线联通运营。

至此,上海地铁经过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而当初,出于“防止帝国主义突然袭击”目的地铁建设计划,也在时隔41年后被赋予新的意义。1号线不仅连通了上海火车站、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具备城市中心气质的区域,还将当时闵行区政府所在的莘庄与它们关联在了一起。

这里曾经是动迁户都不愿意去的偏远郊区,而在1号线的带动下,这块区域逐渐成了上海中心区域西南角一个新兴的商业和居住密集区。

从这片区域房价的变化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一时期地铁对莘庄附近产生的影响。 

2000年以前的上海地铁,历经坎坷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在线路上建成了目前1号线的主体部分。

站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当时算是比较偏远的莘庄区域在1号线的带动下,已经显现出轨道交通带来的经济价值,尤其是房价的价值。

2000年-2006年:形成“申”字框架,搭建未来多轴空间

1999年,上海制定了未来20年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控制中心区的发展规模,有序引导人流向郊区分散,形成多轴、多核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此同时,还提出了“让郊区城市与中心城之间的公共交通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的要求。

与其说这是对城市公共交通提出的要求,不如说是为上海的轨道交通下达了“指令”,为公共交通当中承担远途高效的地铁建设吹响了号角。

在1号线正式通车的当年,上海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至龙阳路站也悄然开工,并在2000年6月正式通车,年末延伸至张江高科站。

自此,上海地铁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此后的6年里,上海地铁另有3号、4号和5号线三条线路通车,增加站点67个,完成了从点对点,到多条线路互通的演变。

2号线最初的规划是通往杨浦地区的,自虹桥机场到杨浦殷行路全长28.4公里,设车站25座。但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开发浦东,使得2号线最终通往浦东成为必然。

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于1991年7月提出《上海地铁二号线及浦东线路走向方案设想》,并评估认为二号线走向以虹桥机场至浦东花木地区为好。

杨浦区就这样阴差阳错的错过了2号线。

这一阶段的2号线东西向贯穿了长宁、静安、黄浦、浦东四个区,与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相交。

其意义不仅在于建立了东西方向的城市轨交,带动浦东区域的发展,也清晰地为人民广场在上海的城市中心地位写下注脚。

同在2000年通车的3号线,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进行改造而成,沟通了上海中心城区与南北两翼的公共交通,尤其是北延伸段的开通缓解宝山地区居民的出行困难。

2005年通车的4号线,作为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一条环线,途径徐汇、黄浦、浦东、杨浦、虹口、静安、普陀、长宁8个区。它的存在,使之后建设的很多不交汇的平行线路能通过4号线进行换乘,大大加强了各条线路的连结及换乘的便利性。

在莘庄1号线上尝到“甜头”之后,闵行区迅速意识到了地铁对区域发展的价值。

于是,这里又诞生了上海第一个仅服务于一个区的地铁线——5号线。该线均在闵行区内,北起闵行区莘庄站,南至闵行开发区站,成为了这片缺乏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且人口稠密和工业达区域的骨干交通线,同时再次加强了闵行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回顾这一时期,上海地铁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地铁对于市民来说已经从一个新鲜事物,成了习以为常的重要出行工具。覆盖的主要区域还是集中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也是以满足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为主。

更重要的是,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中对未来“多轴”的城市空间布局的要求,这一阶段的上海地铁建设完成了一个“申”字型框架,悄然为城市南北、东西两个防线的发展构建了两条清晰的轴线,对日后郊区的人口聚集、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2007年-2017年:地铁网络形成,重新定义区域经济价值

如果说2000年至2006年完成了整个规划当中“骨架”部分的话,在此之后的这十余年里,就是在实施当初立足长远的整体规划。

2006年开始,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期。

几乎每年都有一条或一段新的地铁线路通车运营。共计新通车路线9条,新增地铁站点283座。

这10年里,通车的地铁线路有:

贯穿整个浦东新区,北起高桥镇港城路,南至三林地区的6号线。

途径宝山、普陀、静安、徐汇、浦东新区的7号线;北起杨浦区经人民广场,穿黄浦江到达浦东新区,再延伸到闵行区浦江镇的8号线。

东西走向为主,穿越徐家汇和城市副中心花木的9号线;号称“白金线路”,沿途经过新天地、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等重要商业聚集区的10号线。

世界最长、国内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途经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嘉定区和江苏苏州昆山的11号线。

……

一条条新的线路在“申”字型的框架下不断拓展、延伸,形成了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与此同时,先前部分完工的线路也在这期间不断得到延伸。

1号线在2007年完成了共富新村站至富锦路站的建设;同年,董家渡站修复工程完成施工,4号线全线贯通;2010年,2号线徐泾东站至淞虹路站、广兰路站至浦东国际机场站分别通车,实现了虹桥、浦东两大交通枢纽的贯通。

如今上海的轨道交通,不仅覆盖了中心城区,贯通了城市中重要的枢纽,将多个区域遥远的地理距离转换成了准确的时间距离;同时还连接着市郊新城,最大范围的延伸了上海的城市空间,甚至突破上海城市边界,为长三角都市圈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交通领域的意义之外,地铁开通明显带动了周边土地升值,所引发的被动性商业聚集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据联商网统计,上海目前52个年营业额达到或接近10亿的商场中,27个直接连通地铁站,占比达52%,且其中有17个商场位于换乘站。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铁上盖的商业项目,正在形成多类型、多模式、多功能的新型商业地产模式。

如日月光购物中心将整个地铁站的所有出入口都彻底包裹在购物中心内,使得地铁上盖商业项目升级为垄断所有通勤客源的地铁车站商厦。

随着地铁线路越来越密集,站点越来越多,地铁沿线的商业体和居民住宅的开发体量越来越大,功能之间的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正如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光耀所说:“如今的上海地铁,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出行交通工具,而是集出行、休闲、购物、消费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功能体。”

重新认识地铁上的上海

截至目前,上海地铁已开通14条线路,366个站点(如换乘站计为1的话则为304个站点),通车里程达到617公里,比排名第二的北京长43公里,比排名第三的伦敦多出了215公里,稳居国内地铁站数量冠军。

对你们来说,地铁是穿梭上海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而对这座城市来说,它还是贯穿各种经济生活的脉络,正在不断的重新定义着沿线区域经济价值。

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艰难但颇有成效的尝试:依据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指标,对作为城市节点的地铁站辐射圈进行数据描像,试图为描述上海的功能结构和商业气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重构上海的认知坐标。同时在有限的范围内,希望为关心城市发展问题的各类相关方提供补充的解决思路。


11月30日(周四),DT君将会携手多位城市、大数据领域的嘉宾,在上海发布基于1亿条地理、商务、居住、休闲娱乐、商业和交通等领域数据打造的《2017上海城市大数据活跃报告》,带你以大数据视角重新认识地铁上的上海。


(了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商业数据分析,欢迎关注DT财经微信公众号“DTcaijing”,下载“DT·一财”APP)

分享这篇文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