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意见

反馈

back-to-up

回到

顶部

我们究竟为什么需要无人便利店?

地铁1公里

编辑 | 赵玮雯   2017-10-17

无人便利店到底解决了什么痛点,引得资本竞折腰。10月11日的“联商网风云会暨搜铺网华东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上,缤果盒子CEO陈子林分享了作为首吃螃蟹者的思考,以下为演讲实录。

为什么今年能成为无人零售元年?

最近这一年很多人都说是无人零售元年,其实无人零售这个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前一阵子我还跟一些行业朋友在聊,为什么今年才会集中爆发?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技术的更迭。有了新的技术,使得我们在做零售时有不同的新选择。

新技术会让支付和交付这两个环节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让消费者的商品选择越来越多。

回想几百年前技术比较落后的时候,买东西是需要赶集的,那时候购物的商品和时间都是不容你选择的,你要跑很多地方去找,集市也不是每天都有。

之后出现了商店,你可以24小时或者固定时间内去买东西。后来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就有了超市百货,可以让我们快速接触到很多商品,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多更方便。后来出现了电商,以前我们没有想过可以在家里就可以买东西,互联网的发展给你多一种选择。

电商出现让交易这个环节无限提前,可以让你提前到通过PC完成交易,但是交付是离你很远的

电商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物流不发达,(买到的商品)可能要三四天才能到达。后来出现了O2O,它让交易无限提前,可以在被窝里,上厕所都可以买东西,同时通过前置仓的模式,在你周边3公里配置,1至2个小时配送到,这都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让你多一种选择。

我把移动支付看作是支付的高速公路,移动支付成为了中国那么多无人零售形式在结算方面的技术支撑。蚂蚁金服芝麻信用等互联网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及手机实名认证的完成,再加上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发展,它们都成为了无人零售的基础技术支撑。

无人零售这个新选择让你在你家楼下就能找到便利店,让支付和交付离消费者都更近。

冰箱和小区门口之间,需要一种零售渠道

传统来说,中国这种低流量的封闭式小区,是很难支撑一家有人的24小时便利店生存的。

相比之下,缤果盒子可以在你家楼下24小时营业,每个月营业成本算下来也就几千块钱,还不到一个人工资,所以它在特别干旱的地方能存活。这也是技术的发展给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在我看来,随着技术发展会有越来越多零售组织形式给消费者更丰富的选择 。

(图片说明: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图片来源:动点科技。)

缤果盒子把自己定义为“冰箱和小区门口之间颗粒度最合适的零售渠道” 。你家冰箱是最优秀的渠道,因为它就在客厅,你走过去就能把商品拿到手。但是现在的技术和物流的水平都不能支撑任何一个公司在你家冰箱开店,这个颗粒度太小了,不经济。

缤果盒子则是把整个社区的需求集中起来,用24小时无人的售货店来满足大家,也就是说整个社区共享一个冰箱,是“小区智能云冰箱”的概念。

这个渠道有什么特性呢?

在日销售金额的这张图里,传统夫妻店因为刚性成本的影响必须每天要有2000元销售额才能盈亏平衡,有的夫妻店可能不需要2000块钱,是因为他放弃了自己的机会成本或者这个店是他自己所有。2000-3000元是夫妻店的生存空间。全国连锁24小时便利店则是每天要做到6000元才能盈亏平衡。自动售卖机也是一种无人售货形式,但是自动售卖机跟我们是不同的物种,它每天销售额是100元左右。

所以,传统意义上300-2000元日销售额这个区间目前是不存在具有广泛相同属性的一个渠道。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也许就是在这样一个区间里面一种新的渠道,这是一个比较干旱的渠道。如果按照传统有人店的组织形式,在这个区间是活不下去的。缤果盒子因为前端无人技术而获得了更高的耐旱性。

无人不一定便利,但想要便利必须无人

一些做B2B的大型企业想通过供应链端赋能给夫妻店。在我看来,在中国,夫妻店的供应链不是他们最大的痛点,他们的痛点是太低效了,不赚钱。一个夫妻店90%的时间都是在等待的,只有10%的时间是真正有价值的。因为这种组织形式,低流量导致人工效率比较低。

越低流量的门店,越有无人化改造的这种迫切需要。其实缤果盒子前端无人化的技术,根本来说是把收银员零散的等待时间,通过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方式集中抽到后端,由一个客服完成几十家店看店的工作。

传统实体便利店的成本结构中有几座无法跨过的高山,比如:人工录入数据不准确,单店3-5人的高人工成本。

传统的有人便利店一直在试图搜集用户数据来做分析,但是数据都不理想。无人便利店在数据收集上是很有优势的,这个数据是天然准确且容易获得,因为每个人都是实名认证的,所有数据收集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现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准确而且连续,这对数据意义上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我之前打过一个比方,像天猫、京东这些大型电商拥有很多生鲜频道,他们也提供生鲜售卖服务,但是在用户生鲜购买行为上的分析不一定准确,因为很多顾客是有促销才在上面买东西的,他们并没有把电商作为首要购买手段,所以这种大电商平台上留下的用户数据,虽然很准确,但是不连续。

同时,传统便利店的开店成本很高,4至5个月准备时间,高部署成本,高试错成本。这一点上来说,无人便利店是很有优势的,我们开一个店大概10万块钱,改变了选址很重的线下开店的模式。

怎么理解呢?

我们说传统线下便利店开店“很重”,是因为它需要花很长时间选址和装修。通过无人便利店整个便利店变成产品化,在工厂以很低的成本批量生产便利店,同时又很低成本地试错,另外(便利店)整体可移动,并没有沉没成本。

很多人问我,你们的选址逻辑是什么?我开玩笑说:只要有人(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去,小区只要能让我们进我们就进,现在实测,有300户的小区,我们就可以活得很好了 。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生意不好,我只需要花2000块钱就可以(把盒子搬)到其他地方去营业,也不会有其他损失。这样的组织形式其实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互联网特质,我们有线下的生意优势,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客,然后又有快速扩张的优势。

无人化使得我们的商业模式的抗旱性大大增加,每个环节的完全数据化也进一步提升了效率。在小区这种特定环境底下,别的形式很难存活,但无人便利店的形式却可以,而且离消费者特别近。

因为整体运营成本很低,我可以在小区里面为业主提供服务,而且因为我的成本低,就可以让毛利变低,低毛利的状态下我也能存活,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你半夜两点起来,肚子饿了,冰箱里没有吃的,下楼买个泡面鸭脖或者拎瓶啤酒,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解决你的需求。

很多人在说,我不觉得无人便利店便利,他们是用无人便利店和传统便利店体验做对比,其实这是对无人便利店的误解。我们不是因为无人才给你便利,而是我们想要更便利所以才必须要无人,更便利就是在原来没有人可以给你提供服务的地方给你提供服务。

(注:以上内容根据陈子林在联商网风云会暨搜铺网华东商业地产高峰论坛的演讲实录整理,图片均来自作者PPT,未经本人审阅。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DT财经立场。)

地铁1公里

“地铁1公里”是DT财经重点推出的城市大数据研究项目。以地铁站点为坐标,通过采集地铁辐射圈内多源数据,提供观察城市商业格局和人群活跃情况的新视角,定期推出深度稿件、研究报告、定制化内容等数据研究产品,为相关机构提供投资、规划、选址和运营等决策咨询信息,合作请联系项目负责人唐也钦:tangyeqin@dtcj.com。

(了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商业数据分析,欢迎关注DT财经微信公众号“DTcaijing”,下载“DT·一财”APP)

分享这篇文章到